七嘴八舌“颉颃”读为xiéháng,由“颉”与“颃”两个单音词组成,其本义就是“强项”(脖子强直)的意思,用于比喻倔强、不屈服。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《淮南·修务训》,‘王公大人,有严志颉颃之行者,无不憛悇痒心而悦其色矣。’此‘颉颃’正谓‘强项’也。”引申形容鸟上下飞翔。如晋潘岳《杨仲武诔》“归鸟颉颃”、唐许浑《孤雁》诗“昔年双颉颃,池上霭春晖”等。后来,由此又引申出表示不相上下、相互抗衡的意思。如《晋书·文苑传序》:“潘(岳)、夏(侯湛)连辉,颉颃名辈(跟有名之辈相媲美、相抗衡)。”由此可见,用这个含义去对应上文中的“撷抗”,意思正好相合。
|